Menu

Academic Events

學術活動

標 題
國立臺北大學-2018第五屆兩岸黑白金犯罪與社區矯正研究論壇
日 期
2018-06-15
內 容
「第五屆兩岸黑白金犯罪與社區矯正研究論壇」

主講人:詳議程
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

‧主辦單位:國立臺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、財團法人臺灣更生保護會、行政院大陸委員會、法務部、科技部、教育部、臺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校友會、臺銀綜合證券

‧活動地點:本校民生校區資訊大樓3F國際會議廳

‧聯絡方式:67083~7

‧活動日期:2018-06-15 ~2018-06-16

‧活動時間:09:00~18:00
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

2018第五屆兩岸黑白金犯罪與社區矯正研究論壇



網路報名延長至6/10(日)24時截止 http://olive.ntpu.edu.tw/limesurvey/index.php/887265?lang=zh-Hant-TW



===



主 旨:本校犯罪學研究所訂於107年6月15至16日辦理「2018第五屆兩岸黑白金犯罪與社區矯正研究論壇」,請轉知活動訊息並鼓勵師生/所屬單位相關人員,踴躍報名參加,請查照。



說 明:

一、 在全球化及國際刑事法修正的思潮影響下,社區矯正已成為機構性處遇以外,另一種矯治犯罪人的思維與途徑。本屆會議將以傳統社區矯治為基底,並納入新型態犯罪(如跨境或跨國的金融、貪腐、有組織犯罪等),論壇文章發表分為七個場次:金融犯罪與公司治理、犯罪學的新挑戰、毒品犯罪、社區矯正之跨境比較、大數據與犯罪偵察之實務、社區參與與社區矯正,以及電子監控與自由刑。另外,亦將舉辦兩場專業之工作坊:司法大數據之分析,以及反貪腐之省思。閉幕專題演講主題為「電子監控與家庭暴力」。

二、 本論壇統一採網路報名方式,即日起至6月8日17時截止,請至以下網址填寫資料http://olive.ntpu.edu.tw/limesurvey/index.php/887265?lang=zh-Hant-TW。因活動場地座位有限,將依報名順序錄取,名單將於6月11日於本校犯罪學研究所首頁[最新消息]公告,查詢網址http://www.ntpu.edu.tw/gradcrim/。

三、 聯絡人及電話:(02)8674-1111分機67084林助教、67087洪小姐。



===



2018第五屆兩岸黑白金犯罪與社區矯正研究論壇





主辦單位:國立臺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、財團法人臺灣更生保護會

協辦單位:行政院大陸委員會、法務部、科技部、教育部

贊助單位:臺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校友會、臺銀綜合證券



時間:中華民國107年6月15、16日(星期五、六)

地點:國立臺北大學民生校區國際會議廳





日期 時間 活動內容

6/15(五) 09:00-09:30 報到

09:30-10:00 開幕致詞 Opening

10:00-11:20 文章發表 場次一 主題:黑白金犯罪與公司治理

11:20-11:30 茶敘 Tea Break

11:30-12:40 文章發表 場次二 主題:大數據與犯罪偵察之實務

12:40-13:50 午餐Lunch Break

13:50-15:00 文章發表 場次三 主題:犯罪學的新挑戰

15:00-15:20 茶敘 Tea Break

15:20-16:40 文章發表 場次四 主題:社區矯正之跨境比較

16:40-16:50 茶敘 Tea Break

16:50-18:00 文章發表:場次五 主題:社區參與與社區矯正

6/16(六) 08:30-09:00 報到

09:00-10:10 文章發表 場次六 主題:電子監控、假釋與自由刑

10:10-10:20 茶敘 Tea Break

10:20-11:30 文章發表 場次七 主題:毒品犯罪、幫派與跨境犯罪

11:30-12:10 工作坊 A:司法大數據分析 工作坊 B:反貪腐之省思

12:10-12:20 茶敘 Tea Break

12:20-12:50 閉幕專題演講

Prof. Edna Erez (The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Chicago)電子監控與家庭暴力

12:50- 午餐Lunch Break



===



場次一:黑白金犯罪與公司治理

金融犯罪與貪腐已成為國際間不可避免之問題,各篇文章從不同角度出法,探討國營或民營犯罪的社會因素、制度性因素、實證數字、判決與偵察方式,期待於相互激盪之下,理出有效率的公司治理與管制方式。

主持人:陳明堂次長 / 法務部

與談人:劉幸義教授 / 國立臺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、劉邦繡教授 / 中信金融管理學院財經法律學系

發表人:

(一) 中國民營企業家刑事風險實證研究【宋曉江 / 京師律師事務所主任律師】

(二) 腐敗犯罪的制度環境研究及對策思考—以企業家犯罪為切入點【張荊 / 北京工業大學教授】

(三) 論炒作股票案之特徵值與數據分析-以唐鋒案為核心【錢世傑 / 臺灣法學基金會法律推廣中心主任】

(四) 不實財報在公司犯罪之角色-以背信、詐貸、非常規交易判決為例、陳碧瑩 / 臺灣創新法律協會律師】

(五) 改革開放後的貪腐大案與司法裁量:1980-2016【熊謀林 / 四川西南財經大學法學院副教授】





場次二:大數據與犯罪偵察之實務

大數據已成為犯罪偵察之手段,此論壇個別聚交在兩岸於偵察中大數據之應用,並論及與犯罪理論之間的關係。另外,對於科學大數據的挑戰,此論壇亦提出不同的聲音,省思科學、被害預防與社區發展之關係。

主持人: 葉奇鑫律師 / 達文西個資暨高科技法律事務所

與談人:徐仕瑋律師 / 明毓律師事務所、沈伯洋助理教授 / 國立臺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

發表人:

(一) 跨境電詐犯罪以及偵查實戰的大數據智能技術研究【姜斌祥 / 中國政法大學犯罪大數據研究所研究員】

(二) 論犯罪空間大數據分析於提升警務執法效能之應用【劉擇昌 / 澎湖縣政府警察局望安分局偵查隊隊長】

(三) 電子監控在社區矯正的合理適用【敬雪華 / 西南政法大學法學院講師】

(四) 世俗化中的網絡空間被害預防機制構建論要【岳平 / 上海政法學院教授】





場次三:犯罪學的新挑戰

犯罪該如何定義?對於生涯犯罪人,社區矯正又該如何回應?本論壇將以批判與包容性的理論的方式挑戰傳統犯罪學,刺激不同思考。

主持人:朱家崎署長 / 法務部廉政署

與談人:林瑞欽教授 / 東吳大學心理系、林健陽教授 / 國立臺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

發表人:

(一) 適應、詮釋、與犯罪【侯崇文 / 國立臺北大學特聘教授】

(二) 大陸社區矯正制度和法理的矛盾差異與發展契機【貢太雷 / 中央司法警官學院副教授】

(三) 愛的釋放是民間參與社會矯正的內驅力【付廣榮 / 瀋陽兒童村主任律師】





場次四:社區矯正之跨境比較

從監禁到社區矯正的發展,從過渡的重要性,以及各個區域成功經驗的分享,皆指出社區矯正足與不足之處。在分享與比較之餘,各區成功與失敗的制度性原因亦在探討之列。

主持人:王添盛檢察長 / 高等檢察署

與談人:游明仁檢察官 / 最高檢察署、許春金特聘教授 / 國立臺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

發表人:

(一) 我國社區處遇措施現況與執行成效之探討 【丁榮轟 / 文化大學助理教授】

(二) 斯堪的納維亞社區矯正制度述評【王輝 / 北京工業大學講師】

(三) 社會控制理論下犯罪青少年社區矯正的行動研究【巨東紅 / 集美大學副教授】

(四) 犯罪成本對職務犯罪的影響性因素分析【叢梅 / 天津社科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】



場次五:社區參與與社區矯正

本場次聚焦在社區矯正中各個角色的心理機制以及參與成效,以及社區矯正作為在地組織如何調和各個角色的衝突。尤其當社區矯正面臨高風險行為人時,如何有效治理即為此工作坊欲探討之問題。

主持人:羅榮乾司長 / 法務部保護司

與談人:張荊教授 / 北京工業大學、林鍾沂教授 / 國立臺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

發表人:

(一) 社區服刑人員心理危機及其干預【劉邦惠 /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】

(二) 社區矯正中的社區參與模式研究【田興洪 / 湖南長沙理工大學教授】

(三) 社會參與社區矯正的組織化進路【李蓉 / 湖南湘潭大學教授】

(四) 因承認而回歸:志願服務型社區矯正的治理實踐【陳軍浩 / 浙江省寧波市紅領之家社會服務中心主任】

(五) 矯治專業發展路蹣跚【林瑞欽 / 東吳大學兼任教授】



場次六:電子監控、假釋與自由刑

各國經常搭配運用電子監控於社 區矯正實務當中,本場次含括了 對歐洲國家(德國、奧地利)、中 國大陸、臺灣地區等電子監控政 策與實務之評析。希冀透過本場 次與會者能增進電子監控制度的 國際視野、並促進思想交流。

主持人:李茂生教授 / 國立臺灣大學

與談人:代理副署長周輝煌 / 法務部矯正署、林育聖助理教授 / 國立臺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

發表人:

(一) 電子監控作為抗制犯罪之手段【馬躍中 / 國立中正大學副教授】

(二) 法經濟學視野下社區制裁體系設計研究【孔祥鑫 / 吉林司法警官職業學院副教授】

(三) 教誨師假釋決意影響因素重要性之探究【曾淑萍 / 國立中正大學副教授】



場次七:毒品犯罪、幫派與跨境犯罪

本場次欲發展新的毒品犯罪之處遇方式,首先從台灣毒品施用者的司法處遇出發,接著討論其幫派,並整合兩者,討論毒品與跨境、跨網路之關係。

主持人:李文章主任秘書 / 刑事警察局

與談人:李昭仁局長 / 屏東縣衛生局、黃蘭媖助理教授 / 國立臺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

發表人:

(一) 臺灣毒品施用者司法處遇之檢討【許福生 / 中央警察大學教授】

(二) 跨境毒品販運組織運作之研究【劉邦乾 / 海洋委員會海巡署視察】

(三) 中國古代社會黑道有組織犯罪的特徵和流變【張星水 / 京鼎律師事務所主任律師】





工作坊A:司法大數據分析(3F國際會議廳)

本工作坊欲探討大數據在中國大陸與台灣如何應用?有什麼樣的限制,以及對犯罪偵察有什麼正面與負面意義?

主持人:姜斌祥教授 / 中國政法大學

發表人:

(一) 中國司法大數據【姜斌祥 / 中國政法大學犯罪大數據研究所研究員】

(二) 臺灣毒品巨量資料庫簡介與應用分析【李子奇 /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副教授】





工作坊B:反貪腐之省思(2F研討室)

本工作坊將觀察自1980年代以來中國大陸反貪腐之政策,並比較台灣之路徑,以宏觀的角度探討反腐策略的文化意義,以及其與資本主義、社會主義的關係。

主持人:沈伯洋助理教授 / 國立臺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

發表人:

(一) 中國大陸貪腐懲罰機制【沈伯洋 / 國立臺北大學助理教授】

(二) 中國大陸反貪腐之政策及走向【岳平 / 上海政法學院教授】





閉幕演講:電子監控與家庭暴力

主持人:侯崇文特聘教授兼所長 / 國立臺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

發表人:Prof. Edna Erez / The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Chicago

現場翻譯:沈伯洋助理教授 / 國立臺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